loading

前沿动态 | 数字经济如何赋能产业升级

我国产业发展正处于优化结构、转化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加之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社会经济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损失尚未完全弥补,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迫在眉睫。2020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3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支持15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从“15大新业态新模式”来看,其线上化、虚拟化、平台化、共享化、无人化的特点,将有助于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演进,在各领域建立以“数据+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体系,对于加快产业数字化步伐、实现传统产业及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赋能一:平台服务强化供应链韧性,助力传统产业数字变革

 

着力发展互联网平台对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全面加速产业数字化改造具有双重意义,其赋能和效益倍增作用凸显。

 

一方面,在此次疫情影响下,传统产业中供需矛盾进一步凸显,供需双方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部分传统产业面临了较大的“断供”风险。贯穿产业链的信息融通平台将为整个产业提供撮合交易、行业信息、物流匹配等综合服务,打通企业间信息壁垒,为强化供应链韧性、降低外来风险、促进产销协同提供了支撑。

 

另一方面,通过平台链接形成产业链上端到端的数字化,将深刻变革产业链运行模式,提升全流程、全周期、全产业链的反应速度,促进整个产业线上一体化发展,打造形成数字经济新实体。

 

赋能二:共享经济创新生产要素供给方式,助力打造生产新模式

 

资源共享与价值共创是数字经济新模式、新业态的重要理念,生产资料、技术、资源的共享将深层次改变传统产业的生产模式和发展路径。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共享制造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共享经济加速向产业端迈进。2019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为3.3万亿元,共享制造规模占比约30%,整体来看共享制造的市场规模与我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尚不匹配,未来产业端的共享经济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科技共享来看,共享技术研发平台、实验验证环境、大型系统装备等将为产业提供便捷、低价、高效、多元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等共性服务,保障产业内的科技创新活力、促进成果高效转化。从生产资料共享来看,产业内具有相同属性的企业通过共享共用生产设备、服务处理器、生产仓储空间等,盘活闲置资源,形成高质量的生产服务要素供给新体系。

 

从资源共享来看,云资源、数据资源、商业资源等共享,将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伙伴、产业集群内参与者合作更加紧密,有利于共创价值、形成生产新动力。例如沈阳机床i5智能制造,针对大型企业数控机床、机器人、柔性生产装备等设备闲置、中小企业有需求但无力购买的情况,推出了可共享、集成化的i5智能机床,促进了区域性共享智能制造发展。

 

赋能三:数字孪生跨越物理边界,以“虚拟”赋能产业运行

 

在产业发展中,万物互联、数据驱动、跨界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现实世界与网络空间的融合发展持续加速,数字孪生在各领域的应用也持续深化,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链条、产业集群与产业园区在未来将会成为产业运行的试金石。20世纪80年代即诞生了数字孪生,随着数字技术不断成熟与应用落地,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赋予了数字孪生新的意义与使命。

 

一方面,基于生产场景的数字孪生系统在产品研发设计、试验验证、模拟仿真等方面充分发挥验证作用,大幅降低产品的研制、试验及生产的周期和成本。

 

另一方面,数字孪生在智慧城市、空间规划布局、建筑设计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在产业集聚、创新协同、绿色发展等方面都将起到促进作用。数字孪生技术已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消费品制造等领域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数字孪生的应用将以数据为核心要素构建新型的产业体系,为产业降低试错成本、提升全要素生产效率,为产业运行保驾护航。

 

地方政府如何把握数字经济新业态、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夯实数字基础。加快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布局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全力保障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大型科技企业承担平台型工作,全面满足传统产业在“上云用数赋智”过程中对于网络及数字技术的需求,强化数字“新基建”对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

 

二是探索创新引导。创新传统产业转型支持形式,构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体系,鼓励建设产业互联网平台、共享制造平台、数据共享和开放平台等;搭建传统企业与数字经济企业合作的桥梁,鼓励探索产业内要素替代、资源置换等模式,激发产业创新发展活力。

 

三是精准强力支撑。厘清本地产业情况,把握集群发展、协同升级的思路,建立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样板,做到精确发力、精准施策,深刻释放数字经济平台的区域赋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