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现状及解决方案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气候变化、局势动荡给全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全球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遭受严重冲击,国际能源价格高位振荡,能源供需版图深度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绿色低碳转型及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全球发展趋势。

 

01

我国新型电力系统

面临怎样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发电装机总容量、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远距离输电能力、电网规模等指标均稳居世界第一,电力装备制造、规划设计及施工建设、科研与标准化、系统调控运行等方面均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业态体系,为服务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促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全社会清洁低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尽管如此,面临的问题也不少。

 

首先是多重因素叠加,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紧张,保障电力供应安全面临突出挑战。当前国际局势依然复杂多变,能源价格高企,动力煤、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煤炭、天然气供应紧张,价格处于阶段高位,火电企业经营困难。另外,近年来极端天气突发频发造成电力负荷大幅攀升,也影响了可再生能源出力,增加了电力安全供应压力。

 

图|2022年我国电力可靠供应难题凸显,来源:新型电力系统蓝皮书

 

中源控股表示,长期来看,我国电力需求仍维持稳步增长趋势,尖峰负荷特征日益凸显,规模持续增加,但累计时间短,出现频次低,所占电量小,增加了投资成本与保供难度。新能源装机比重持续增加,但电力支撑能力与常规电源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未能形成可靠替代能力。需要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全力保障能源安全,推动构建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发展的源网荷储多元综合保障体系。

 

二是新能源快速发展,系统调节能力和支撑能力提升面临诸多掣肘,新能源消纳形势依然严峻。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快速消耗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资源,其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特点使得系统调节更加困难,系统平衡和安全问题更加突出。部分网架薄弱、缺乏同步电源支撑的大型新能源基地,系统支撑能力不足,新能源安全可靠外送受到影响。近年来,虽然全国新能源利用率总体保持较高水平,但消纳基础尚不牢固,局部地区、局部时段弃风弃光问题依然突出。

 

三是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性日益凸显,安全稳定运行面临较大风险挑战。相比于同步发电机主导的传统电力系统,“双高”电力系统低惯量、低阻尼、弱电压支撑等特征明显,且我国电网呈现交直流送受端强耦合、电压层级复杂的电网形态,送受端电网之间、高低压层级电网之间协调难度大,故障后易引发连锁反应。

 

02

如何破局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难题?

 

针对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现状,我国及时提出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着力打造以“锚定一个基本目标,聚焦一条主线引领,加强四大体系建设,强化三维创新支撑”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总体架构。下面我们将从“加强电力供应保障性支撑体系建设”的角度探讨一下解决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难题的具体方案。

 

一是充分利用各类电源互补互济特性,构建多元绿色低碳电源供应结构。

 

科学有序安排新增电源装机规模、结构和布局,充分发挥水、核、风、光、煤、气等多能互补优势。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大力推动新能源开发建设,合理布局清洁高效火电,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发电。加强负荷中心城市本地电源支撑能力,加强应急备用能力建设,强化黑启动电源建设,为保障电力系统高效安全稳定运行奠定重要基础。

 

二是稳住煤电电力供应基本盘,推动煤电灵活低碳发展。

 

新增煤电重点围绕送端大型新能源基地、主要负荷中心、电网重要节点,统筹资源、严格管理、科学确定并优化调整煤电项目布局。

 

三是打造“新能源+”模式,加快提升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能力。

 

推进新能源与调节性电源的多能互补,推广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模式,强化新能源资源评估和功率预测技术研究,提高预测精度、延长预测周期,完善调度运行辅助决策功能,深化极端天气下功率预测技术研究,加强源荷互动,提高需求侧管理水平,实现源网荷储协同运行。

 

图|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示意图

 

四是统筹不同电力供应方式,实现远距离输电与就地平衡兼容并蓄。

 

坚持“就地平衡、就近平衡,跨区平衡互济”,西部、北部地区着力提升新能源就近消纳利用规模,不断优化跨省跨区输电通道送端配套电源结构,保障输电通道合理利用率,进坚强局部电网建设,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等可能引发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的风险,提升重要负荷中心的应急保障能力。

 

未来,我国将助力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基本目标,以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主线,加强电力供应支撑体系、新能源开发利用体系、储能规模化布局应用体系、电力系统智慧化运行等四大体系建设,强化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标准规范、核心技术与重大装备、相关政策与体制机制创新的三维基础支撑作用。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内容部分信息来源网络,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或资料真实性、有效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承担责任。文章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